该系统主要由残联就业管理机构通过此系统完成就业保障金征收的整个流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指在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地区,凡安排残疾人达不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地方有关法规的规定,按照年度差额人数和上年度本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交纳用于残疾人就业的专项资金)。
系统主要由录入,初审管理,复审管理,缴款管理,查询统计,统计报表,文书管理,参数设置等功能模块组成。主要划分了初审、复审、缴款、查询、超级用户角色,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该系统主要由残联就业管理机构通过此系统完成就业保障金征收的整个流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指在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地区,凡安排残疾人达不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地方有关法规的规定,按照年度差额人数和上年度本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交纳用于残疾人就业的专项资金)。
对初次年审单位进行信息和残疾职工信息录入。对现有单位和残疾职工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
对单位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和修改单位基本信息和残疾职工等基本信息。并根据保障金计算公式和单位残疾人数和总人数计算出保障金额度。然后进入复审阶段。
该阶段是处理初审后的单位。检查保障金额度和残疾人基本信息是否正确(残疾人年龄是否符合等)。如果单位初审信息有误,则可以填写复审意见,讲审核信息返回至初审阶段。由初审人员再次确认无误后,进行复审操作。复审完成后,进入缴款阶段。
年审后会把缴款列表储成文件移交到省地税局(会有多次移送过程)。由地税局进行征收。地税局征收后,企业再把缴款结果反馈给省残联进行缴款登记。
可按企业、残疾职工进行查询。
按企业查询的查询条件:年度、档案号码、税务编码、法人代表、单位性质、经济类型、地区、单位人数、残疾职工数、单位名称、单位地址、流程状态、缴款人、安排人数超过一定数量的单位。
按残疾职工的查询条件:年度、档案号码、残疾职工号、姓名、性别、现任岗位、年龄、残疾类别、残疾等级、所在地区。
主要是对未交费的企业进行的一些统计,催缴的表格生成,包括年审表,残疾职工表。
统计方式分为:单位性质、地区、经济类型、单位性质(图形报表)、地区(图形报表)、经济类型(图形报表)。
文书管理模块,包括打印单位年审表信息、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名单。
年审参数设定: 开始年审时必须设定年审参数,每一年都会有一个年审参数。年审参数内容为:安置残疾人比例,该地区平均工资数,审核参数应用地区,残疾等级计算(如:视力一级残疾按两个残疾职工计算),滞纳金比例及开始收取日期。
用户管理: 包括对用户进行增加,删除,编辑,查询,停用,启用等操作。
复审意见设置: 对复审意见进行提前设定,方便复审用户填写常用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