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日,正值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之际,为迎接第66届国际聋人节的到来,哈尔滨市残联、哈尔滨市聋协、哈尔滨市二院、哈尔滨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联合开展“残友众扶·沟通无碍”的信息无障碍公益项目专题活动--听障人士的智能手语翻译陪诊员,活动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隆重举行。
活动现场,哈尔滨市第二医院作为“残友众扶·沟通无碍”的信息无障碍公益项目医院代表展示了其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并推出了智能手语翻译陪诊员服务。这一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听障人士的就诊过程。通过手机扫一扫,听障人士可以直接呼叫在线手语翻译客服,陪诊员将全程陪伴,用准确、及时的手语翻译沟通,消除了在医院就诊时可能遇到的沟通障碍。下一步“残友众扶·沟通无碍”的信息无障碍公益项目中医大一院、医大二院、医大六院、医大四院等12家三级甲等医院将陆续升级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出智能手语翻译陪诊员服务。活动当天,医院特别邀请了聋人代表及其家属来到现场,体验有智能手语翻译陪诊员的就医过程。从挂号、就诊、检查到取药,每个环节都有陪诊员全程陪伴,用准确、及时的手语翻译沟通,消除了聋人群体在医院就诊时可能遇到的沟通障碍,让听障人士感受到了极大的便利和温暖。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无障碍环境建设中来,活动还特别安排了一场专题讲座。由哈尔滨亿时代董事长、哈尔滨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会长陈威钢为大家就《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进行宣讲。在宣法讲座上,陈会长介绍了与听障人士相关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内容和意义,还强调了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市二院还专门为到场的听障人士组织开展了《和您聊聊“七高”》健康知识讲座,关爱听障人士的健康生活。
此次专题活动不仅让听障人士体验到了智能手语翻译陪诊员带来的便利,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无障碍环境不仅是残障人士的需求,也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体现。通过科技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正在逐步实现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平等的生活服务的目标。
作为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的专门性法律,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为新时代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而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颁布和实施,也将推动信息无障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加便利和安全的社会环境。
自今年5月“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以来,“残友众扶·沟通无碍”信息无障碍公益项目的成功开展,展示了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关爱和支持。通过信息无障碍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我们能够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残障人士将会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